scc12345
发表于 2011-7-13 12:27
msc810711 发表于 2011-7-13 1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没意义,很简单你查了阴你会心里轻松些,但是你还是会查到3个月对不,这3个月你查多少次,都比不上3个 ...
哎,怕死了,疯了,崩溃了
msc810711
发表于 2011-7-13 12:28
xero 发表于 2011-7-13 12: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话不用你说。
是不用我说,但是很多人的行为和在这个论坛看的,多的是什么120天啊,6个月啊,还有1年在恐的,这些贴子不是吓人吗?
我是恐友,我也害怕,我的是WTXJ,高危远比带T的,我也怕,每次想上来看看大家的意见,结果连什么恐医院的都有。。。不管有没有高危,恐友们3个月查了就不用在怕了。
xero
发表于 2011-7-13 12:31
msc810711 发表于 2011-7-13 12:28 是不用我说,但是很多人的行为和在这个论坛看的,多的是什么120天啊,6个月啊,还有1年在恐的,这些贴子不 ...
其实六周真的够了,我恐的时候咨询了很多专家,三个月是给心里太差的人准备的。
msc810711
发表于 2011-7-13 12:33
xero 发表于 2011-7-13 12: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六周真的够了,我恐的时候咨询了很多专家,三个月是给心里太差的人准备的。
不管是6周还是3个月,我们都是害怕才去查,6周查了没有,那还怕什么3个月在查列,你说是不是?我们只是为了以后,为了家人,给自己一个定心丸。。
xero
发表于 2011-7-13 12:38
msc810711 发表于 2011-7-13 12:33 不管是6周还是3个月,我们都是害怕才去查,6周查了没有,那还怕什么3个月在查列,你说是不是?我们只是为 ...
对,大家都会没事的
怀念所有的日子
发表于 2011-7-13 13:36
那我以前查得都没意义了。。。又恐了。。。
laodeng0816
发表于 2011-7-13 13:42
CDC也是这么说。但是从那个来说,其实六周就能查的出了,不存在什么三个月的。否则,曹奶奶也不用那么说了。曹奶奶退了那么多年,那么早就提出窗口期是这么早。理念只可能新,窗口期只可能提前,怎么时间越过,这个三个月反而成为最新理念的。我不知道这位医生是怎么来这个评价的。但是有一点说的没错,国内的HIV专家尽在地坛!
怀念所有的日子
发表于 2011-7-13 14:00
msc810711 发表于 2011-7-13 1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没意义,很简单你查了阴你会心里轻松些,但是你还是会查到3个月对不,这3个月你查多少次,都比不上3个 ...
LZ 桂教授给你画得啥图 给描述下呗
msc810711
发表于 2011-7-13 16:37
laodeng0816 发表于 2011-7-13 13: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DC也是这么说。但是从那个来说,其实六周就能查的出了,不存在什么三个月的。否则,曹奶奶也不用那么说了。 ...
桂希恩,男,1937年出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桂希恩两次赴美国进修学习。80年代末,他被国家卫生部授予“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称号。
1999年,桂希恩发现了中国艾滋病第一高发区———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
2004年2月,他因在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方面的杰出贡献,成为第4个“贝利—马丁奖”的获得者。2004年6月,他从中南医院感染科主任的位置上离职,主要负责湖北省艾滋病临床指导培训中心的工作。
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0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活动中,桂希恩被评为“十大年度人物”之一。颁奖词对他是这样评价的:一个教授做的5年,可以影响中国5百年。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1960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后志愿赴青海省从事地方病防治及临床医疗工作。
1976年,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原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从事传染病临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a8ad9413951642eaf7039ec9.jpg 桂希恩
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1981年,到美国进修学习,第一次认识到艾滋病病理和临床表现。此后再次赴美进修。
1999年7月,到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调查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疫情,发现该传染病是艾滋病,随即向河南省上蔡县ZF报道疫情的严重性,但未获理睬。相反,河南省当地ZF以“破坏了上蔡县的形象,影响了上蔡县的经济发展”为由,宣布桂希恩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强行阻拦他进村开展更多调查。为了尽早获得该村疫情更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他被迫秘密进入上蔡县,并在多位热心村民的帮助下悄悄深入文楼村调查。同年10月,带着上蔡县文楼村的详细调查报告去北京,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疫情的调查结果,得到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批示。
2000年,继续赴河南省调查艾滋病疫情,依旧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有当地官员认为,桂希恩作为湖北医生,“不该管河南的事情”。后到其他地方调查艾滋病疫情。
2001年,将5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带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全面检查,却引发一些周围人群的恐慌。为了证明艾滋病不会通过普通接触传染,打消人群的顾虑,将这5名患者带到家里同吃同住。被媒体报道后,桂希恩广受赞誉,此后致力于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桂希恩
2004年2月28日,因其在艾滋病教育、预防、关怀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成为贝利马丁基金会(Barry & Martin's Trust)颁发的2003年度贝利马丁奖(Barry & Martin's Prize)唯一得主。基金会创办者英国人马丁·哥顿(Martin Gordon)亲自来到武汉市为他颁奖。
2004年6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来到武汉市,登门看望了桂希恩,感谢和赞扬其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得到了中国和世界媒体的广泛报道。
从2004年开始,桂希恩先后开设了湖北省基层骨干医务人员培训班、卫生部艾滋病临床医生进修班。
2005年2月17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桂希恩成为2004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5年9月9日,在2004年度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上,桂希恩摘取了湖北省最高科技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奖金50万元。省科技厅在桂希恩的获奖材料中写道:他始终跟踪关乎国计民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a28d62d9c82421d339012fcb.jpg 桂希恩
生的重大地方病、传染病,始终深入农村,深入疫区,其研究紧密结合实际,其成果直接服务社会。
2005年10月底,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全球18名医疗英雄,其中之一就是桂希恩。
2010年2月27日下午,**总理在做客新华网、ZGZF网联合在线访谈时,特别提到桂希恩。**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特别强调桂希恩的功绩,称要宣传一下桂希恩教授
这个不是专家吗?这样还不能算顶级吗?
msc810711
发表于 2011-7-13 16:39
怀念所有的日子 发表于 2011-7-13 14: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Z 桂教授给你画得啥图 给描述下呗
就是给我画的一个HIV进人人体的抛弧线,什么时候可以达到检测的出来的地步,反正看了也没看太懂。现在只知道3个月查没的就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