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981124 发表于 2011-9-2 17:36

关于窗口期,重申

本帖最后由 448981124 于 2011-9-3 20:09 编辑

从来没有任何机构对窗口期有规定
从来没有百分之百排除
任何专家也不会说百分之百排除
六周论正确,确实绝大部分会在一个月血清转阳。
八周论也正确
注意:窗口期不产生抗体,所以窗口期与试剂的灵敏性关系不大。
原因就是在于概率太低了,低到近似于0
我想说的是
所有国家cdc对窗口期都只是建议
中国cdc建议三个月
美国cdc建议三个月
德国cdc建议三个月
英国cdc建议三个月
新加坡cdc建议三个月
台湾行政卫生署建议三个月
以上资料都是本人亲自翻墙出去看的。
特别注意的是英国,美国,新加坡(都属于英联邦国家)都有说明:
那就是百分之97的人会在三个月之内血清转阳,其他会在三到六个月血清转阳,而六个月转阳的只有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都有明确记载。
窗口期都是那些职业暴露的人贡献出来的。大多都是在国外做的。
所有,任何人都无法说百分之百排除
特别注意:台湾cdc只发现过一例在三个月转的。

我不是恐怖份子,我只是想阐述科学。
我们只有依靠排除法来排除,你的行为和你的检测来排除,来看你是不是接近0


448981124 发表于 2011-9-2 17:41

关于那些三个月转的,都是比较少的例子。
每个人的窗口期都不一样,并不是由病毒少,大手术,药物决定。
我昨天在好大夫在线问过李侗曾,他说:主要是个体差异。

中国心 发表于 2011-9-2 17:59

本帖最后由 中国心 于 2011-9-2 18:17 编辑

窗口期与试剂当然有很大的关系!
医学上所说的窗口期实际上指的是从感染到体内的抗体能够被试剂检测出来所需的时间
你说的6个月转的例子我知道,具体时间我忘了,不过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2代甚至1代试剂的时候
就目前的试剂检测水平来说,这些例子已经不具有参考价值!
国家既然敢说3个月,在这件事情上绝对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态度下说的
从ZF角度换位想的话,高危人群中哪怕放过一个,那会感染一大片,ZF肯定也不希望这样

当然了,你非要让某个医生给你保证100%,恐怕你找不到
因为现在医患矛盾太突出,做医生的也要给自己留个后路
即便真有百分百的事,医生也肯定不会告诉你百分百!
主要是防止个别病人找麻烦!这是行业内部规矩!

lichi1986 发表于 2011-9-2 18:57

中国心 发表于 2011-9-2 1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窗口期与试剂当然有很大的关系!
医学上所说的窗口期实际上指的是从感染到体内的抗体能够被试剂检测出来所 ...

ding顶

zghr 发表于 2011-9-2 19:03

本人很赞同楼主和中国心结合起来的说法。6,8周其实已经排除大部分了,是目前检测手段的进步。但各国提出的窗口期也是没错的。关于6个月大家不必恐,6个月说法的出现还与有些人的WB确证需6个月以上有关。但其实很早就已由敏感性强的粗塞试剂检出。

DR.LLL 发表于 2011-9-2 19:57

zghr 发表于 2011-9-2 19:03 本人很赞同楼主和中国心结合起来的说法。6,8周其实已经排除大部分了,是目前检测手段的进步。但各国提出的 ...

谁和你说wb确认要6个月?那请这位专家朋友告诉我wb既然那么没用,那需要确认实验室为何,国家cdc既然知道你初筛那么准还需造确认实验室干嘛?费钱费力乎?请回答我的问题。

·韓煙 发表于 2011-9-2 20:03

你这个帖子没让恐友欣慰 只是更加加剧恐惧。

zghr 发表于 2011-9-2 20:26

DR.LLL 发表于 2011-9-2 19: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谁和你说wb确认要6个月?那请这位专家朋友告诉我wb既然那么没用,那需要确认实验室为何,国家cdc既然知道你 ...

请您仔细读我说的话,不要歪曲我的意思。
我是讲有些人(注意不是所有人),会初赛阳而wb不确定,由于WB是针对较晚出现igG的特异条带型,产生确诊需要至少两条膜带或一条膜带和P24同时出现。一少部分人因体质区别出现较晚,所以会出现随访确诊。
WB作为确认非常有用,无人能否认。主要是因为其特异性强,而初筛试剂敏感性强,特异性稍差。两者可谓完美组合,何谈谁好谁坏???

volvo006 发表于 2011-9-2 20:32

狗杂种,恐怖分子。

angelgomes 发表于 2011-9-2 20:33

注意:窗口期不产生抗体,所以窗口期与试剂的灵敏性关系不大。
错误 只要免疫系统发现到病毒就开始形成抗体 只是量不够被检测到 所以只要技术够先进 所谓窗口期会不断缩短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窗口期,重申

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