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悔改 于 2010-5-29 17:44 编辑
桂希恩教授对病友关注问题的解答
1、CD4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结果偏低可以由何原因引起?单独的精神因素可以导致CD4偏低吗?
答:成 人CD4的正常值范围在800-1051个/mm3,我们的初步调查发现湖北成 人CD4的正常值范围在296-1225个/mm3。CD4均值随人种、地区和年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美国成 人CD4均值为844个/㎜3、泰国为910个/㎜3;我国上海为726个/㎜3、湖北为681个/㎜3;随着年龄增长,CD4计数呈下降趋势。除上述因素外,情绪焦虑可使机体CD4细胞数量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
2、CD4/CD8比值有何诊断意义?倒置就是一定有问题吗?精神因素可以引起倒置吗?
答: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艾滋病等疾病的CD4/CD8比值较低,治疗后比值增高,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北京军区总医院发现约64%正常人的CD4/CD8<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也有类似发现。因此不能仅根据CD4/CD8比值来诊断疾病。
3、淋巴结肿大有何临床意义?可以由哪些疾病引起?为何有的病友会有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或者是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人体共有500-600个淋巴结。淋巴结是机体的免疫组织,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组织受刺激后的增生性反应,有过滤微生物,控制感染病灶扩散的作用。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常见病因是炎症。细菌、衣原体、病毒、真菌、寄生虫均可引起淋巴结肿大。牙龈炎、咽喉炎、淋巴结核、性传播疾病(梅毒、淋巴肉芽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织胞浆菌病以及艾滋病等均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其他疾病如过敏性疾病、淋巴腺炎、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和肿瘤淋巴结转移等也可引起多部位淋巴结肿大。“能摸到淋巴结”与“淋巴结肿大”不同。正常人部分浅表淋巴结可被触及(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体型偏瘦的人更易摸到自身的淋巴结。有些病友把摸到的正常淋巴结当成肿大的淋巴结;有人把颌下腺当成肿大淋巴结;还有些病友把牙病、咽炎或鼻炎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当成别的严重疾病。淋巴结是否肿大及其原因应由临床医生通过体检来判断,非医学专业人员的诊断不可靠。艾滋病的淋巴结肿大常表现为多个部位,不是一、二个淋巴结肿大。
4、为什么多数病友都有持续不愈的咽炎或者鼻炎?
答:鼻炎或咽炎是城市常见疾病之一,与环境污染有关,80%以上的城市居民被该病困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是治疗上述疾病的“良药”。
5、舌苔白腻是何原因?为何有的病友会有口臭,口干?
答:正常人的舌苔为白色,胃口不好时舌苔白腻,此时舌面的白苔易擦掉无痛感,涂片检查无异常。使用抗生素、激素和肿瘤化疗病人舌面会出现苔藓样白苔,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棉签擦拭时有痛感,白苔被擦掉后舌面发红,涂片可找到真菌。艾滋病患者出现免疫紊乱后可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真菌培养能作出可靠诊断。抗真菌治疗效果很好。
6、关节响、肌肉跳、虫爬感在临床有何诊断意义?
答:长期强体力劳动的人和田径运动员,关节响很常见。肌肉跳与剧烈运动有关,还与受刺激有关,俗话讲“心惊肉跳”。艾滋病不引起这些症状。
桂希恩(1937年-),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医生,博士生导师,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最早发现者。
80年代末,他被国家卫生部授予“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称号。
因其在艾滋病教育、预防、关怀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成为贝利马丁基金会颁发的2003年度贝利马丁奖唯一得主。
2004年度中国中央电视台十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颁奖词对他是这样评价的:“一个教授做的5年,可以影响中国5百年。”
现主要负责湖北省艾滋病临床指导培训中心的工作。 |